本科生教育

专业简介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简介

基础医学专业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为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和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满足国内高等医学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和医学科学研究对高水平人才的重大需求,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于2022年首届招生。

本专业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授权点;建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其中,免疫学、微生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本专业拥有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蛋白质修饰与疾病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及省级一流课程;拥有多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担负着培养基础医学人才、促进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

本专业依托基础医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立足广州,辐射粤港澳,培养满足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的拔尖医学人才。遵循“小规模、研究型、精英化”的办学原则,采取“5+5”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定位“本研贯通,厚基础,强能力,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宽厚基础、优秀科研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品德高尚和作风严谨的医学教育与科研拔尖人才。借助广州医科大学 “双一流”大学建设契机,争取尽快建成国内一流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立足于国家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重大需求、学校 “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规划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坚守立德树人原则,传承南山精神,培养适应健康中国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医学及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拥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及追求卓越的品质,具有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医学科学研究潜能有志投身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类生命健康、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的拔尖人才。

(三)培养规格

1.基础医学专业的学制、学分、学位、招生批次

培养方向: 基础医学

学制: 本科5年,硕士7年,博士10

学分: 本科阶段 231 学分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医学博士

招生批次: 本科批次

本专业为5+5”本-硕博两段式培养2024年开始,设置本硕博贯通高考招生指标,开展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2.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掌握基础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原理。  

掌握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治原则;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基本传播规律及防治原则。

掌握基础医学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了解医学科学发展方向及国际研究前沿。

掌握医学统计学原理及方法,掌握生物信息数据处理方法,掌握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及与医学相关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具有基本的高等医学教育理念和知识,了解基础医学教学工作基本内容和方法。

2能力要求

掌握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及基础医学课程辅助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医学基础教育教学或管理等岗位工作。

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基本的基础医学知识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科学表述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医学信息获取及分析处理能

力,能独立应用线上资源研究基础医学问题,并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中英文写作能力,能熟练

阅读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献,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3)素质要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家国情怀和理想情操,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及医学伦理。树立依法进行科学研究的观念,具有独立思维、创新求实及批判精神,具有探索新知的毅力和勇气。

③ 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的品质,并具备在某一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基础和素质。

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包容多元文化,尊重他人,具有团队协作及国际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

(四) 课程体系

本着“以德为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基础临床相结合、交叉学科共创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1.开设医学先导模块课程,强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内部整合,使学生认识各交叉学科间的纵横联系,为器官系统课程模块教学打好前期基础。

2.以疾病为中心强化基础与临床融通,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 开展 PBL 及混合式教学,强化学生主动学习及批判性思维,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培养。

3.强化学科交叉及学科前沿进展教育。开设多学科交叉与学科前沿课程,如循证医学、分子免疫学、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基础医学及呼吸病学前沿进展等,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设置进阶式科研创新实践课程,如医学创新思维与科研设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医学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课程,强化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本科全学程 5 年,其中,通识与医学先导课学习阶段 1.5 年,开展思想道德修养、生命健康教育、自然科学等通识课程教育,以及医学形态学、医学机能学、病原生物与免疫等医学先导课程教学,夯实专业基础;专业课程学习阶段 2.0 年,开设“基础与临床融合课程、多学科交叉、医学前沿、能力拓展”四大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医学人文素养、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及交叉学科知识、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专业实习/毕业论文阶段 1.5 年,包括临床实习、科研实践与毕业论文,强化医学科研思维与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FB12

1 基础医学专业核心课程

15521

2  基础医学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时间分配

(五)师资队伍

本专业集全校优质师资力量,遴选高水平的专任教师189人,其中正高职称 102 人,占比54.0%;副高职称54人,占比28.6%博士学位 153 人83.6%博士研究生导师 52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48 人,研究生导师占比52.9%。学科背景覆盖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预防医学、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各个专业。

师资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长江学者”广东省“珠江学者/青年学者”“杰出青年/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各级教学名师及骨干人才。优秀的师资为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教学条件

1. 智慧教学环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本校构建了基于大数据、人脸识别、物联管控、精品录播、智慧教学等新兴技术的新型现代化混合型智慧课室和研讨互动型智慧课室。教师不仅可以对环境、录播、信源、系统、投影等进行管理与控制,还可进行多屏互动、分组教学、白板协作、截屏提问、随堂测验、统计分析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参与抢答、提交作业等。先进的科技、舒适的环境、个性化的设备,师生营造优质的教学环境

2.教学实践基地

本专业构建了基础医学数字化、开放共享式实验教学平台,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形态学、机能学、细胞与分子医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可满足学生课内课外实践教学需要。此外,生物学实验中心配备了 9 间标准化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及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实验室,为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辅助平台。

3.专业实习基地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等高水准学科平台,围绕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感染与免疫、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疾病导向的基础医学研究,为学生科开启科学研究之门,培养面向未来医学的拔尖创新人才。

1510E

4.临床教学基地

学校拥有14 所附属医院及 29 个实习医院组成的临床教学基地,教师队伍稳定、教学资源充沛,可满足本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及专业实习所需。首选各直属附属医院(三甲)为基础医学专业临床实习基地。

244F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1. “5+5”本-硕博两段式、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名师一对一全程指导)

1)“5+5”本科-硕博两段式培养

1-5年(本科培养期):完成培养方案中四大课程模块课程学习及课内外实践。完成临床实习及毕业论文,自主选修研究生基础课程,经择优入选本校硕博连培计划后,相应学分将认定生效。

6-10年(硕博培养期):完成前五年本科培养、满足学士毕业要求且符合研究生招收标准的学生,通过择优遴选获得免试硕博连读机会。完成5年硕-博连读的学生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2)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

鼓励热爱医学研究、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基础医学专业,开展本硕博贯通一体化培养。

本硕博培养期间,每位学生均配有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实现名师一对一全程指导。学业导师侧重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实现个性化培养;学术导师聚焦临床需求及医学研究前沿,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包括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及科技创新实践。

D270

2.基础与临床融合式教学

本专业改变传统的分段式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基础与临床融通,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模块化教学,开展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思辨能力及基础研究能力。

19431

3.国际化教育

我校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开展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和创新能力。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学习海内外专业共享课程及学术讲座,也有境外知名大学短期访学、实验室研修等学习机会及经费支持。

20777

4.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

本校依托专业及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了跨学科教学团队,开设多学科交叉课程,形成以基础医学为主、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辅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