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现面向海外招聘优秀青年人才。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2021年开始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二)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三)具有博士学位;
(四)学科方向:重点引进临床医学(呼吸病学、重症医学、感染病学、变态反应学、胸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学、心血管病学、康复医学、急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领域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兼顾引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心理学、中医学及其交叉领域学科等海外优秀青年人才;
(五)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六)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七)限项要求: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注:具体条件以2025年基金委申报指南为准。
三、支持条件
(一)资源配置在申请阶段,学校及二级单位将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获批率;成功入选后,直接聘为教授,认定为博士生导师,提供充足实验办公场地。
(二)薪酬待遇学校提供年薪100万元起,同时享受国家及地方政府资助生活补贴。
(三)科研经费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600-800万(含国家配套)。
(四)科研支撑条件1.充足的动物实验条件,可提供笼位5万余个;2.科研场地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科研共享平台使用面积1万平方米,配备先进的医学、生命科学实验仪器设备,资产估值达6亿元。
(五)生活待遇
1.学校提供安家费200-300万;2.提供人才公寓住房;3.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
四、申请方式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申报者将简历材料发至邮箱gyjichu@gzhmu.edu.cn,主题请注明“海外优青申报”。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万老师
联系电话:020-37103205
联系邮箱:gyjichu@gzhmu.edu.cn
六、学校概况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师资队伍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领衔,汇聚了两院院士、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
学校临床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跻身ESI全球前1‰。学校拥有31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11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连续十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胸外科、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五,精神医学、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七,罕见病排名全国第八。
学校下设25个教学机构、26个研究机构、15所附属医院,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2个。学校科研场地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建有1万平方米的科研共享平台,配备先进的医学、生命科学实验仪器设备,资产估值逾10亿元。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场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笼位5万余个。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度合作,建立的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入选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与广州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建有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个。学校新建成的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为引进人才提供附属配套用房、公用配套设施等相关生活保障。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